随警记丨处理警情有特殊暗号,对丢失物品严阵以待!揭开“地下警团”的神秘生活

大众报业·半岛新闻   2023-06-03 00:26:27

有这样一类民警,他们行动于地下,常站立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;他们虽不用每天开警车出去巡逻,轰隆隆地引擎声却每天在身边响起;头顶虽然不见阳光,他们却渴望成为一缕强光,给来往的乘客撑起一条光明的通道。这群神秘的“地下守护者”,便是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各派出所的民警们。近日,记者来到地铁分局青岛站派出所,体验了地铁民警特殊的工作环境,了解地铁民警处理“地下工作”的独门绝技及不为人知的地下生活。

民警在地铁内巡逻。

普通行李箱,先做防爆检查


(相关资料图)

5月22日上午9点,记者来到了地铁青岛站警务室,刚和值班民警于秀鹏介绍认识,整个警务室在“隆隆”声中开始震动。看到记者吃惊的样子,于警官笑着说道:“我们警务室斜上方就是地铁1号线,每次地铁进站,警务室就会震动。早晚高峰每4分钟震一次,其余时间10分钟震一次,我们早就习惯了。”果然,在接下来和于警官交谈时,每隔一段时间,警务室就会准时震动一次,好在记者对此虽不适应,但也“处变不惊”了。

根据于警官的介绍,记者了解到警务室的民警、辅警每天早晚高峰时,会到站内进出口处执勤,以确保在人流高峰期的乘客们的出行安全。在非高峰期,民警会定时与地铁值班站长以及安保人员在站内进行联合巡逻,确保地铁站内各处的安全。

正介绍着,站内的广播里响起了一首世界名曲,见到记者没有什么反应,于警官笑着介绍了他们工作的一个“小秘密”。原来地铁站内情况特殊,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警方介入,如果直接拉响警铃,会引起乘客惊慌。因此地铁民警与地铁站工作人员约定好,一旦需要警方介入,广播里就播放那首曲子,同时用对讲机向地铁民警通报位置,民警听到后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。“现在音乐响起,但对讲机没有消息传来,那就表明联合巡逻的时间到了。”于警官笑着解释完后,拿起装备走出了警务室。

民警在站内巡逻。

联合巡逻按部就班地进行着,当巡逻队刚踏上前往G口的扶梯时,于警官就发现在G口的入口处有一个蓝色的行李箱放在墙边。来到箱子边,于警官向周围的乘客询问,可没有一个是箱子的主人。于警官马上让安检员去拿“炸检仪”,同时和其他巡逻人员将箱子围起,提醒经过的乘客尽量绕行。很快安检员带着“炸检仪”赶到,只见安检员拿出一片试纸,在箱子的外面仔细地擦拭,随后将试纸放入“炸检仪”内,不一会检测结果出来了,显示“未检出易爆物”。于警官又将行李箱带到站内检测站,在x光安检仪上过了一遍,确认没有违禁物品,这才放下心来。

就在这时,广播里又想起那首曲子,于警官的对讲机里传来消息,在K口处发现一个无主的黑色背包。于警官立刻赶到K口,又经过相同的处理后,与蓝色行李箱一起放在了地铁服务中心。在回警务室的路上,于警官对记者说道:“由于地铁站相对属于一个密闭空间,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很难想象。因此我们对于不明物品尤其是密闭式的,都要执行严格的检测程序。确定物品没有危险,会放在服务中心,同时广播寻找失主。如果半小时后没有人来认领,工作人员会将物品送到警务室,民警会在监控下打开包裹,寻找主人信息,尽快物归原主。”听了于警官的介绍,记者这才了解到,乘客也许是一时疏忽,地铁民警却要花大力气确保一切安全。

上午11点半,因没人认领,地铁的工作人员将两件行李送到了警务室。于警官和同事一起,打开了黑色背包,在里面找到了主人的相关信息。于警官拨通了失主的手机,直到接到电话,失主才意识到自己的背包丢了,并表示会尽快去警务室拿回背包。那个蓝色的行李箱因为有锁,民警没有贸然打开,只能等失主主动过来寻找。

14点半左右,一名女子来到警务室寻找自己的行李。经了解,女子是今天上午从外地来到青岛旅游的。一下火车就急着去栈桥游玩,但觉得行李箱太碍事了,看到出口处有监控,想着应该没人会拿,就把行李箱放在门口后,兴冲冲地去逛栈桥了。听着这位心大的女游客的叙述,于警官苦笑着说道:“看美景固然重要,但对自己的物品也不能太随意了。”经过当面核对,女游客拿回了自己的行李,对民警表示了感谢后离开。她并不知道的是“随意”让她玩得开心,地铁民警的心却始终没有放下。

安全检查

监控布千里,疏而不漏

地铁每日奔驰千里,站内的行人也匆匆忙忙。奔走过程中,一些乘客难免疏忽大意,小到丢失手链、眼镜等物品,大到和老人、孩子等走散。为此,帮助乘客们找物、寻人成了地铁派出所工作的重中之重。要想找得着东西,就得有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的能力。偌大的地铁站里,就布满了复杂的监控网络,这些监控便是民警们寻找丢失线索的最佳利器。

据于秀鹏警官介绍,辖区各个车站和列车内部都装备了多角度监控设施。各站的警务室、监控室有专职人员负责查看监控,分局指挥中心、派出所勤务运行中心也会随时进行监控巡查。“这样密集的监控布局,一方面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,对一些违法行为具有震慑作用;另一方面呢,它在找人、找物上大有用场。”于秀鹏讲道。

此前为了给一位乘客寻找丢失的眼镜,于警官和同事盯了一晚上的监控,到了第二天早上才顺利找到,眼睛累得又酸又痛。“找东西看起来是不大不小的事儿,但真找起来也不轻松,尤其是一些小物件儿,在监控里很不好观察。”于警官坦言道:“我们平时接到最多的求助就是寻找失物,95%以上情况都能找到,实在找不到的我们也会尽力而为。”

民警对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。

5月11日晚,于警官在对末班车到站后的巡查时,捡到了一张身份证,是一名姓唐的女孩。因为当时已经接近凌晨,于警官决定天亮后再通知失主。5月12日上班后,于警官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了小唐,让她来地铁青岛站警务室取丢失的身份证。上午刚过10点,小唐就急急来到警务室,当从民警手中接过身份证时,她激动地得一个劲向民警道谢。事后记者采访得知,小唐的老家在贵州,目前在青岛上大学。前两天,小唐和同学一块去旅游,昨晚回来之后便再也找不到身份证了。然而更为紧急的情况是,小唐要在5月15日参加教师资格证的面试,这是她笔试有效期内的最后一次面试机会,没有身份证她将无法参与面试。补办身份证已经来不及了,小唐对自己的大意后悔不已。焦急之时,她接到了地铁民警的电话,“接完电话时,我眼泪都差点流出来。实在太感谢民警们啦,我可以参加面试了。”小唐激动地对记者说道。

丢失重要物品已经足够紧急,丢失家人更是让人揪心。于警官告诉记者,他们曾在地铁站遇到一位与家人走失的女乘客,该乘客没有随身携带财物,肚子也饿了。民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实施帮助,先是自掏腰包给乘客买了吃得充饥。确定乘客身份后,民警又帮她顺利地坐上回济南的火车。

“我们的监控不仅能帮市民找物、寻人,还有助于抓捕涉案的在逃人员,一经核实会迅速实施抓捕。”于警官告诉记者,仅去年,地铁分局民警就在地铁站里抓获了90多名在逃人员。

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。

站区活地图,温情帮民

除了安全管理与治安维护,地铁派出所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。比起“破获大案”,地铁民警的为民精神更体现在与乘客们相处的一点一滴中。

只要民警在站里执勤,就不时地有乘客向民警问路,尽管站厅内已经贴了各种指示标志,但很多乘客还是更愿意相信民警。而站里的每一个民警就像是站区里的“活地图”,给乘客指路从不发愁,甚至能帮外地游客介绍游玩路线。

“警察同志,我想去栈桥,应该坐到哪一站啊?” 5月12日记者跟随五四广场站民警冯圳镥在地铁上巡逻时,一位大爷拍拍冯警官的肩膀询问道。“大爷,您应该坐到青岛站,但您坐错方向了,现在已经离开青岛站了。”“坐反了?”“对,还是坐3号线,您下一站下车,然后坐反方向的就行。”“哎哟,那我应该怎么办啊?”冯警官又耐心地解释了几遍,大爷恍然大悟,连忙感谢。从地铁上下来,在站点入口巡逻时,又有市民过来问路。记者听得一脸蒙,冯警官却是自信地指出路线。

失主拿回丢失的背包。

“在基层民警的工作中,耐心是非常重要的素质。民警沉得住气,才能更好地帮群众解决问题。”冯警官对记者说道。此前,一位大妈乘坐地铁去商场购物,回来时手提大包小包,还推着一辆小车。满载而归的大妈准备进站坐车时,却发现手机不见了,她立马跑到五四广场站的警务站,让民警帮她找手机。

“我去的时候还有,买的时候也有,回来的时候没了,肯定是掉在地铁站了,你们赶紧帮我找找。”大妈紧皱眉头,在警务室里讲个不停。民警虽然也着急,却没有乱了方寸。他们先是调出监控,搜索大妈的身影,发现她进站时手里确实拿着手机,现在手里确实没有手机。

于是,民警给大妈的手机打电话,想确定是否还有余电。结果刚拨号不久,大妈的小车就响起了音乐,原来手机就在她的小车里,不过被上面的塑料袋挡住了。手机找到了,大妈和民警一时之间都不知是哭是笑。大妈临走前,也反复跟民警道谢,“我真糊涂啊,多亏了你们这么有耐心。”

帮助老人找手机。

警企大联合,见警心安

青岛站派出所的辖区包含1号线凤凰岛站至广饶路站6个车站,和3号线青岛站至江西路7个车站,其中一共3个换乘站包括4号线1个站,共14个车站。这一路包含青岛市的主要行政区、交通枢纽和风景文化旅游带,是市民和外来人员密集交汇的地域。如此庞大的覆盖面积和络绎不绝的乘客,也给地铁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。

“我们地铁派出所辖区的特点是:点多、线长、面广,有时候我们在这个站巡逻,另一个站出了案情,可能要花较长时间才能赶过去。”青岛站派出所所长王明强向记者讲道,“站点很多,但民警的人手有限,有时候站站有警就不太容易实现。”

为了解决公安力量覆盖率有限的问题,青岛站派出所推出了警企“三联合一交叉”机制。在各个站点,由民警、辅警与值班站长、安检员、保安员、保洁员等共同组成“第一作战单元”。在出现各类突发情况时,“第一作战单元”能够优先、迅速行动,哪怕民警还没赶到,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应对风险的主动权。

民警、辅警与值班站长、安检员、保安员、保洁员等共同组成“第一作战单元”。

不仅如此,青岛站派出所的民警还会为“第一作战单元”的其他成员们组织联合演练评估、联合检查监督与联合教育培训,并开展警企交叉任职。公安人员定期为地铁企业的值班站长、保安员、安检员等组织安全培训,讲解警用器械的使用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等,以提升他们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。

民警、值班站长和保安员等需要每天在站点联合巡逻,巡逻范围包括车站的出入口、站厅和地铁内部,个别人流量大的站点需要一天巡逻多次。“如此,便能保证每个站点既有稳定的安全管理人员,又有机动性和作战能力更强的公安人员,构建‘点、站、线、面’巡防体系,建立‘点上有人守、站上有人控、线上有人巡’的勤务模式,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们的行程安全。”王所长说道。

在跟访地铁民警时,记者还有一个新发现。本以为青岛站地铁派出所藏身于地下,民警们就在小小的警务室里“安身立命”。可第一天到午休时,才发现地上建筑也暗藏玄机。于秀鹏警官带着记者走到警务处对面的出站口,左拐又右拐,进到一个黑压压的车库里。这是要去哪儿呢?记者不禁好奇,继续跟着于警官走进一部标有“内部专用”的电梯,一层层上去,原来到了青岛站地铁派出所的本部。勤务运行中心、办公室、调解室等一应俱全。虽然外面看不到标识,里面却干净宽敞、布局条理,墙上还挂了不少荣誉称号。不愧是“地下守护者”,隐身在他处,出入如此神秘,却默默为市民们安全出行做了大大功劳。

民警站内治安巡逻。